成語:筆床茶灶
拚音 bǐ chuáng chá zào
解釋 筆床即筆架;茶灶即煮茶用的小爐。形容隱士淡泊脫俗的生活。出自唐人陸龜蒙事跡。陸龜蒙(?-881年),字魯望。吳郡(今江蘇蘇州)人。舉進士不第,遂任蘇、湖二郡從事,後退隱鬆江甫裏(今上海市境內),自號江湖散人、天隨子,又號甫裏先生。他很少與俗人交往,甚至有人登門拜訪也不肯出見。從不騎馬,而是在船上搭上船蓬,擺上書籍、茶灶、筆床及釣竿,飄泊於水上。
例子 宋·張炎《甘州·錢草窗》:“是幾番,同醉古園林。煙波遠,筆床茶灶,何處逢君。” 元·劉時中〔雙調·折桂令〕《漁》:“漠漠平沙,蒻笠蓑衣,筆床茶灶,小作生涯。”
典故
《新唐書》卷196《隱逸·陸龜蒙傳》5613頁:“不喜與流俗交,雖造門不肯見。不乘馬,升舟設蓬席,齎(jī機)束書、茶灶、筆床、釣具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