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壬寅宮變
拚音 rén yín gōng biàn
解釋 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發生的宮女謀刺皇帝的事變。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而20餘年深居宮中,荒淫享樂,不理朝政。他見曹妃貌美,很是喜愛,便把她冊封為端妃,晚上留宿端妃宮中。宮女楊金英等偵察到世宗已睡熟,就用絲帶勒住世宗的頭頸,慌忙中出差錯打了個死結,世宗才算沒有斷氣。一起舉事的宮女張金蓮知道事情沒能成功,急忙跑去報告方皇後,皇後飛快趕到,解開帶結,世宗才慢慢蘇醒過來。方皇後吩咐將宮女抓起來拷問,說楊金英等人謀殺皇帝,寧嬪王氏是這次謀反的頭,又說曹端妃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也事先知道這一陰謀。於是,皇後就以皇帝的名義發布命令逮捕端妃、寧嬪以及楊金英等人,把她們處以磔(zhé哲)刑,並且殺了她們的親屬10多人。宮變這年是壬寅年,所以稱為“壬寅宮變”。
例子 清·吳乘權《綱鑒易知錄·明紀》卷8:“上曰:‘朕非賴天地鴻恩,遏除宮變,焉有今茲!朕晨起至醮,朝天宮七日。’”
典故
《明史》卷114《後妃列傳二·孝烈方皇後傳》3531頁:“二十一年,宮婢楊金英等謀弑(shì式)逆,帝賴後救得免,乃進後父泰和伯銳爵為侯。初,曹妃有色,帝愛之,冊為端妃。是夕,帝宿端妃宮。金英等伺帝熟寢,以組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同事張金蓮知事不就,走告後。後馳至,解組,帝蘇。後命內監張佐等捕宮人雜治,言金英等弑逆,王寧嬪首謀。又曰,曹端妃雖不與,亦知謀。時帝病悸不能言,後傳帝命收端妃、寧嬪及金英等悉磔於市,並誅其族屬十餘人,然妃實不知也。久之,帝始知其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