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錢尺帛
拚音 yī qián chǐ bó
解釋 一錢:一枚錢。形容一絲一毫的財產也不入自己一房,指大家庭中兄弟間和睦親厚、財富與共。事本北魏崔挺之子、孝芬六兄弟。崔挺,字雙根,博陵安平(今河北保定)人,官至昭武將軍、光州刺史。挺家三世都是弟兄同居,而且禮讓親和。後遇饑年,挺兄弟分產,可挺與弟振卻推讓田宅、舊資,鄉裏欽歎不已。挺為官也不收饋送,曆官二十餘年,家產未增,室無綺羅,因此,挺亡故凶信傳出,光州故吏百姓沒有不傷感的,共鑄一尊八尺銅像立在城東廣田寺表示紀念。挺有六子,六兄弟間同樣孝義慈厚。孝演、孝政先亡,眾兄弟哭泣哀慟至容貌憔悴,看見的人無不動容。對長兄孝芬,眾弟極盡恭順之禮,坐、食、進、退,孝芬不言不自專。一錢尺帛也不入私房,誰遇吉凶大事需要花銷,都由公中支取。妯娌間也是親厚和睦,有無相共。
典故
《魏書》卷57《崔挺傳》1271頁:“孝芬兄弟孝義慈厚,弟孝演、孝政先亡,孝芬等哭泣哀慟,絕內,蔬食,容貌損瘠,見者傷之。孝暐等奉孝芬盡恭順之禮,坐食進退,孝芬不命則不敢也。雞鳴而起,旦參顏色,一錢尺帛,不入私房,吉凶有須,聚對分給。諸婦亦相親愛,有無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