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封侯骨
拚音 fēng hóu gǔ
解釋 舊時迷信說人的骨骼形貌呈現出騰達封侯的貴兆。翟方進(?-前7年)字子威,汝南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翟方進家世貧賤,十二、三歲時父親去世,在太守府當小吏聽差,因辦事時動作遲鈍,常遭到上司的辱罵。翟方進很傷感,就去請教汝南一位蔡姓老者,詢問自己學習何種技藝可以顯達。蔡姓老者對他的容貌很為吃驚,稱讚說:你長著可封侯的骨相,應學習儒經而入仕,將來必能騰達富貴。”後翟方進果然仕途順暢,在漢成帝時,曆任京兆尹、朔州刺史、禦史大夫,後為丞相,封高陵侯。後以此典稱許人生有吉相,預言必官運亨通。
例子 唐·張謂《同孫構免官後登薊樓》:“嚐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唐·顧況《從軍行》:“不有封侯相,徒負幽並客。” 唐·秦韜玉《寄李處士》:“因君指以封侯骨,漸擬回頭別醉鄉。” 宋·黃庭堅《再和答為之》:“既無使鬼錢,又無封侯骨。” 宋·辛棄疾《滿江紅·送湯朝美自便歸》:“治國手,封侯骨。騰汗漫,排閶闔。” 宋·無名氏《念奴嬌》:“天產英雄,封侯骨相,才氣千人敵。” 元·趙孟頫《送嶽德敬提舉甘肅儒學》:“儒冠也有封侯相,萬裏歸來尚黑頭”。
典故
《漢書》卷84《翟方進傳》3411、3416頁:“翟方進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家世微賤,……方進年十二、三,失父孤學,給事太守府為小史,號遲頓不及事,數為掾史所詈辱。方進自傷,乃從汝南蔡父相問己能所宜。蔡父大奇其形貌,謂曰:‘小史有封侯骨,當以經術進,努力為諸生學問。’”“居官三歲,永始二年遷禦史大夫。”“丞相官缺,群臣多舉方進,上亦器其能,遂擢方進為丞相,封高陵侯,食邑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