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柳下井華水
拚音 liǔ xià jǐng huá shuǐ
解釋 借指詩文廣為流傳。清朱彝尊《邁陂塘·題其年填詞圖》詞: “旗亭藥市,聽江北江南,歌塵到處, 柳下井華水。 ”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 “予仕丹徒,嚐見一西夏歸朝官雲: ‘凡有井水之處,即能歌柳詞。’ ” 西夏: 古國名。宋仁宗時,李元昊(亦稱趙元昊)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東南),轄今寧夏、陝北、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和內蒙古部分地區。西夏寶義二年( 公元1227年)為蒙古成吉思汗所滅。柳: 指柳永。永崇安(今福建崇安縣)人,景祐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在仕途上,他一生不得誌,唯以詞著稱於世。相傳北宋柳永的詞流傳很廣,在西夏隻要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詠唱他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