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士可殺,不可辱
拚音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解釋 《禮記.儒行》:“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後因以“士可殺,不可辱”謂士子寧可死也不願受汙辱,形容其不屈的氣節。《明史.王鏊傳》:“鏊謂瑾曰:‘士可殺,不可辱。今辱且殺之,吾尚何顏居此?’”
拚音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解釋 《禮記.儒行》:“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後因以“士可殺,不可辱”謂士子寧可死也不願受汙辱,形容其不屈的氣節。《明史.王鏊傳》:“鏊謂瑾曰:‘士可殺,不可辱。今辱且殺之,吾尚何顏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