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水清無大魚
拚音 shuǐ qīng wú dà yú
解釋 意謂水太清,魚就不容易存身。如果作統治者的明察過甚,責人過苛,就會脫離群眾。班超在西域建勳立業,因年邁回內地。漢和帝以任尚接替他的職務。任尚向班超請教統治經驗時,班超說:“戌守西域的漢朝官兵差不多都是因犯法充邊而來,本來就是不安分守己之人;再加上西域人長期未受教化,往往費好大勁才能使其恭順,而稍加疏忽,又會使前功盡棄。您雖原則性強,但馭下過於苛嚴,俗話說,水清無大魚。辦事過於苛嚴則容易失去群眾,希望您不要計較他們的小過錯,辦事隨和一些,才能鞏固漢朝對西域的統治。任尚對此不以為然,以致班超離去不幾年,西域反叛。東漢王朝對西域的統治又複失去,任尚也被革職拿問。
典故
《後漢書》卷47第1586頁《班超傳》:“初,(班)超被征,以戊己校尉任尚為都護。與超交代。尚謂超曰:‘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而小人猥承君後,任重慮淺,宜有以誨之。’超曰:‘年老失智,任君數當大位,豈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願進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而蠻夷懷鳥獸之心,難養易敗。今君性嚴急,水清無大魚,察政不得下和。宜蕩佚簡易,寬小過,總大綱而已。’超去後,尚私謂所親曰:‘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至數年,而西域反亂,以罪被征,如超所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