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事不知深為恥
拚音 yī shì bù zhī shēn wèi chǐ
解釋 一件事不知道就深以為恥。形容治學嚴以律己。陶弘景(456-536年),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字通明,齊時拜為左衛殿中將軍,後隱居句曲山(今茅山),梁武帝以禮聘之不出。朝廷每遇有疑難之事,便派人到山中和他商量,時人稱之為“山中宰相”。他多才多藝,不僅是齊梁時期傑出的道教思想家、醫學家,而且精通書法,並對曆算、地理等都有研究。陶弘景四五歲時就常用蘆葦杆在灰中寫字,等長大之後,更是手不釋卷。史書記載他讀書萬餘卷,並且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一件事自己不知道,就認為是自己的恥辱。作官後,也不與人交往,隻是閉門讀書,終於成為精通多種知識的飽學之士。
典故
《南史·陶弘景傳》卷76,1897頁:“(陶弘景)讀書萬卷餘,一事不知,以為深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