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繞朝策
拚音 rào cháo cè
解釋 《左傳.文公十三年》載:晉 士會(亦稱隨會)在秦,為秦康公所用,“晉人患秦之用士會也……乃使魏壽餘偽以魏叛者,以誘士會”。計得逞,秦使士會歸晉,臨行,秦大夫“繞朝贈之以策,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既濟,魏人躁而還”。按,此“策”有二義,一為簡策,漢 服虔主此說,南朝 梁 劉勰從之;一為馬鞭,晉 杜預主此說,唐 李白從之。後因以“繞朝策”為臨別贈鞭或贈言之典。亦喻指先見之明或高明的謀略。唐 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禦》詩:“敢獻繞朝策,思同郭泰船。”宋 蘇軾《閱世堂詩贈任仲微》詩:“任公鎮西南,嚐贈繞朝策。當時若盡用,善陣無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