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昨天出東城踏青遊玩。牆上的紅杳顏色很暗,茂密得好像要傾斜下夾。欄杆內側的各種花草卻還沒有露出花苞,春天的腳步還沒走到這裏。
美麗的小路上,女子經過,揚起塵土和落花,前麵的村子,剛剛下過雪。這是掌管春天的神辛勤的腳步吧?想必春天來到之時,柔風一定會先吹下梅花。
注釋
浪淘沙:詞牌名。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等。創自唐代劉禹錫、白居易。原為小曲,單調28字,四句,三平韻,亦即七言絕句。
探春:早春郊遊。
暗:色濃。
傾:猶傾倒,這裏指漫出來。
檻(jiàn):花池的圍欄。
群芳:各種花草。
綺(qǐ)陌:風景美麗的郊野道路。斂:聚集、不揚起。香塵:芳香之塵,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
雪霽(jì):雪止天晴。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十一月,蘇軾赴杭州任通判。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初春,蘇軾到杭州城東郊外探春後作該詞。
賞析
上片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寫初春杭州城東郊的景象和探春者的心態。“昨日出東城”,點明探春的時間,以及探春的地點杭州城東郊。“試探春情”,一個“試”字就把探春者的春心欲動的情態唯妙唯肖地傳達出來了。“牆頭紅杏暗如傾”,寫探春的第一個光景。從牆頭伸出來的紅杏色彩綠得如油漫出來了。
讓人們首先領略到“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代葉紹翁《遊園不值》詩),“紅杏枝頭春意鬧”(宋代宋祁《玉樓春》詞)的探春神韻。“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用一對矛盾句,提出初春柵欄內各種花草嫩芽嫩葉未發未露,而柵欄外早己春回大地,為過渡到下片進一步寫探春幽情埋下的回環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