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風吹動著這滿池塘衰敗的荷葉,隻散發出淡淡的荷葉餘香,被風吹散的孤煙和那殘缺不圓的明月在灰白色的廣闊天際下相互映襯,共同生出那淒靜又蒼茫的夜色。
入秋的夜總是格外清冷,心中亦是頓生寒意,淒涼之感襲來,好似一江碧波江水正搖撼著這楚國寺,屋外的紅葉也在獨自旋轉、飄零落地,也有那些誤落入屋內,散落在床塌之上。
不知何處的棹聲驚動了草叢中的睡雁,大雁紛紛從南浦中飛起,漫天的陰雲籠罩在那高高的北樓之上,似乎是想要遮蓋那瓦片上的冷霜。
江邊上的原有的鬆菊怕是已經枯敗荒蕪不見了吧,可憐了這八月的長安的漫漫長夜,該如何用過。
賞析
通過上述“白話譯文”的通讀理解,我們對全詩有了大致上的了解。該部分主要對其中的意象、環境和情感進行分析解讀。我們通過首聯、頷聯、頸鏈、尾聯四大塊進行鑒賞分析:
首聯中,詩人選用了冷風、衰荷、斷煙和殘月四個意象。衰荷一意象點明了此時已經到了夏末秋初的時節,“寂寞”一詞在這裏是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用來描寫衰敗荷蓮的餘香,其實是詩人自己內心寂寞,飄零無依的傷感。“斷煙”、“殘月”兩意象的巧妙組合,營造出秋意蕭瑟,雲霧飄渺,淒清蒼茫的夜色,為全詩奠定下感傷、淒清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