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及注釋
譯文
相聚的時間總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時問總是很長很長。秋天又來了,滿江的紅葉向洞庭湖悠悠飄去,而你卻在迢迢的萬裏之外。秋夜長,相思更長;隻有寒露帶給淒涼,隻有月兒與我為伴。
真想彈奏一曲熱鬧的江南采蓮曲,把它封在信中一封又一封地往薊北寄去。信中沒有寫別的,隻是寫了長久以來的相思與惆悵。
注釋
彩書怨:一名《彩毫怨》。彩書:即帛書,指書信。
葉下:秋至之征。初:一作“秋”。
餘(yú):不盡的,未完的。
錦屏:錦繡屏風,這裏指天空。
江南曲:樂府曲調名。這裏代指歌詠遊樂之曲。
貪:急切。封:這裏有“寫”的意思。薊(jì)北:薊州(今河北薊縣)以北一帶地方,此泛指東北邊地。
書:信。
悵:惆悵。
創作背景
該詩創作於初唐。這首詩雖然寄寓了作者對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實寫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此詩模仿閨怨詩,寫思婦懷念丈夫的怨情。
賞析
該詩寫思婦懷念丈夫的怨情,雖然寄寓了作者對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實寫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思婦住在江南洞庭湖邊,丈夫遠在薊北。這樣安排構思巧妙。首句既點明時令和地點,那化用楚辭“洞庭波兮木葉下”的詩句。中間兩聯對仗極工,末聯點題。鍾惺評此詩曰“高渾”,實為唐詩佳作。
首聯點明了地點、時間和主題,即深秋時節對夫君的懷念。頭一句“葉下洞庭初”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炳娟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蕷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句意,點明時節,那借屈原詩中盼湘女水神來的吉日之意,暗含盼夫早歸的宿願。第二句“萬裏餘”,言丈夫離去之遠,愈遠則念愈深,一個“思”字統領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