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贈今人》譯文及注釋

古意贈今人

[南北朝] 鮑令暉

寒鄉無異服,氈褐代文練。
日月望君歸,年年不解綖。
荊揚春早和,幽冀猶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見。
誰為道辛苦?寄情雙飛燕。
形迫杼煎絲,顏落風催電。
容華一朝盡,惟餘心不變。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身處荒寒之地,卻無精致輕暖的衣著,隻能以粗毛短衣禦寒。
天天望君歸,可是年複一年,這繃著的心弦總無緩解之時。
我這裏早已春回大地,而你那兒大概還是冰霜猶在。
北地的寒冷我已知道,但是南方我望夫的心情你不知道。
心中的辛苦給誰說道?隻能托燕傳情。
自你離家之後,裏裏外外隻我一人操持,緊迫得像織機上的梭子,奔個不停;長期的愁苦勞累,昔日的容顏姿色,早如風雨中的閃電,轉眼即逝。
就算容顏芳華一下子就到了盡頭,還有我對你的情意始終不會變。

注釋
氈:氈(zhān)用獸毛或化學纖維製成的片狀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業上的墊襯材料:氈子。氈帽。褐 : 褐 hè 粗布或粗布衣服:短褐。
文練:有花紋的熟絲織品。
綖(yán):古代覆蓋在帽子上的一種裝飾物。古通“延”,延緩;鬆懈。
霰(xiàn): 在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
荊州:揚州,在南方,代指思婦所在之地;幽州、冀州,在北方,代指對方所在之地。
杼:織布機的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