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賞析

自君之出矣

[南北朝] 劉裕

自君之出矣,金翠闇無精。
思君如日月,回還晝夜生。

賞析

徐詩意謂:自從丈夫外出之後,自己也就無心梳妝打扮,任憑明鏡上沾滿灰塵。相思之情宛如流水般悠長、無限,是《室思》第三章最為精彩的妙句,引起後代詩人們反複模仿,一騁才思。自六朝至唐代,除了鮑令暉為五言十句、虞羲為五言八句之外,其餘皆是五言四句,且均以“自君之出矣”開篇。此詩意謂:自從丈夫外出之後,平日裏珠光寶氣的金釵翠鈿,變得黯淡無光。思念丈夫的感情,宛如日月之升落不息!物本是無知無情,金翠之由光彩奪目而陡然失色,皆因閨中人離別相思所浸染,黯然銷魂之移情作用使然。以物寫人,抒情婉曲,既表達了思婦之離情,同時也反應出古代“女為悅己者容”的傳統觀念。而其日月之喻,雖與徐詩流水之喻同是妙喻,然而同中略異。亙古不變之日月升沉,晝而夜,夜而晝,一息不停,回環往複,其昭昭煌煌,見出思婦心地之光明,其終古不息,見出思婦愛心之純正無雜質。如日月之晝夜回還,表達出一種崇高、神聖的愛情觀。流水之喻,添徐詩纏綿悱惻之情韻,近於陰柔之美;日月之喻,添本詩純正不懈之意蘊,其誠摯深厚,近於陽剛之美。

和所有擬作一樣,本詩也以“自君之出矣”開篇。抑揚頓挫的“自君之出”,綴以“矣”字,意味深長。“矣”是表示完成貌的語氣詞,輕細的聲調帶著感歎的成分,為全詩定下曼聲低回的基調。吳儂細語,不勝依依的別情,令人一詠一吟,即沐浴在詩的氛圍之間。讀一部傑出的小說可能會使讀者頓時聲淚俱下,掌聲四起,而一首小詩就不一定讓讀者有這種聲淚俱下的效應,它可能在讀者心中留下十分雋永的情感波瀾。讀“自君之出矣”這類抒情小詩或可作如是觀。

還應該注意到,這首詩的每一單句中,平仄聲調的交錯安排已暗合近體詩律句的規則。如“思君如日月”,從聲律上看是“平平平仄仄”,抑揚頓挫,節奏鮮明,儼然近體詩的體勢。徐幹詩“思君如流水”。從聲調說看是“平平平平仄”,朗朗上口,情文俱佳,然其四平聲一仄聲的安排,純然古詩自然渾成體勢。南朝文學批評家劉勰稱劉駿:“孝武多才,英采雲構。”盛讚其才華橫溢,文采豐富。從作者流傳下來的二十幾首文辭清雅的作品看來,誠如劉勰所稱道。從這首文情聲調俱美的小詩來看,更表麵作者在提高詩歌藝術表現方麵的努力和貢獻,推動了古詩向近體詩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