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頭愣腦 |
形容言行魯莽冒失。 |
梨花帶雨 |
象沾著雨點的梨花一樣。原形容楊貴妃哭泣時的姿態。後用以形容女子的嬌美。 |
梨園弟子 |
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後泛指戲劇演員。 |
離合悲歡 |
泛指別離、團聚、悲哀、喜悅的種種遭遇和心態。 |
離經辨誌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聖賢誌向。 |
離經叛道 |
原指違反封建統治階級所尊奉的經典和教條。現泛指背離占主導地位的理論或學說。 |
離鸞別鳳 |
比喻夫妻離散。 |
離情別緒 |
分離前後惜別、相思的愁苦情緒。 |
離群索居 |
離開集體或群眾,過孤獨的生活。 |
離題萬裏 |
形容寫文章或說話同要講得主題距離很遠,毫不相幹。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離鄉背井 |
離開家鄉到外地。 |
離心離德 |
思想不統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條心。 |
嫠不恤緯 |
寡婦不怕織得少,而怕亡國之禍。舊時比喻憂國忘家。 |
犁庭掃穴 |
犁平敵人的大本營,掃蕩他的巢穴。比喻徹底摧毀敵方。 |
黎丘丈人 |
比喻困於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錯誤的人。 |
蠡測管窺 |
蠡:瓢;管:竹管;窺:人小孔縫隙裏觀看。用瓢來量大海,從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見... |
禮壞樂崩 |
古代製禮,把它當作社會道德、行為的規範;把製樂人微言輕教化的規範。形容社會綱紀紊... |
禮尚往來 |
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
禮賢下士 |
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