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字的意思和解釋
乘
⼃部 共10畫 獨體字 U+4E58 CJK 基本漢字
乘字概述
〔乘〕字拚音是(chéng,shè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乘〕字結構是獨體字,造字法是會意字。
〔乘〕字倉頡碼是HDLP,五筆是TUXV,四角碼是2090.1。
〔乘〕字統一碼UNICODE是U+4E5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0056,UTF8:E4B998。
〔乘〕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乘的意思
乘 chéng ㄔㄥˊ
基本解釋
①騎,坐。~馬。~車。~客。~警。
②趁著,就著。~便。~機(趁著機會)。~勢。~興( xìng )。因利~便。
③算術中指一個數使另一個數變成若幹倍。~法。~冪( mì )。~數。
④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小~。上~。下~。
⑤姓。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大(人)從木,表示人爬在樹上。“大”象“人”正麵。本義:登,升。
2.同本義。
乘,升也。 《玉篇》亟其乘屋。 《詩 · 豳風 · 七月》卻叔虎將乘城。 《國語 · 晉語一》淮陰侯複乘之。 《史記 · 高帝紀》俱乘高台。 《列子 · 黃帝》
乘槎(神話中指乘木排上天);乘城(登城;守城);乘屋(登上屋頂)
ascend;
3.騎;坐。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唐 · 崔顥《黃鶴樓》公與之乘。戰於長勺。 《左傳 · 莊公十年》
乘車;乘舟(乘船);乘奔(乘坐奔馳的快馬);乘軒(乘坐大夫的車子);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以代舟船。後用以比喻避世)
ride;
4.驅馬駕車;駕馭。
服牛乘馬。 《易 · 係辭下》乘肥馬,衣輕裘。 《論語 · 雍也》
乘馭(驅使車馬行進;驅使;役使);乘雲(駕雲;馭雲);乘馬(駕馬,用馬駕車)
drive;
5.趁著;利用。
乘今之時,因無之助。 漢 · 賈誼《治安策》其鋒不可犯,而其未可乘。 宋 · 蘇軾《留侯論》於是乘其厲聲以嗬,則噪而相逐。 明 · 張溥《五人墓碑記》
乘釁(乘機;趁空子);乘閑(趁著空閑);乘空(趁著空閑);乘勝(趁著勝利的形勢)
take advantage of;
6.憑持;依仗。
因利乘便。 漢 · 賈誼《過秦論》
乘利席勝(憑借著勝利的形勢);乘正(依據正道);乘利(憑借有利的形勢)
rely on;
7.冒著。
自京師乘風雪,曆齊河、 長清…至於 泰安。 清 · 姚鼐《登泰山記》
brave;
8.交錯(出現)。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漢 · 賈誼《論積貯疏》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 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 序》
alternate;
9.算術中用一個數使另一個數變成若幹倍 。
8乘以7得56
multiply;
名詞
1.算術中的乘法運算,亦指乘法的運算方法 。
加減乘除
multiplication;
2.佛教的教義 。
大乘,小乘
yana;
3.另見 shèng。
乘 shèng ㄕㄥˋ
基本解釋
①古代稱兵車,四馬一車為一乘。~輿。千~之國。
②古代稱四為乘。~矢。~壺。“以~韋先牛十二犒師”。
③中國春秋時晉國的史書稱“乘”,後通稱一般的史書。史~。野~。
詳細解釋
名詞
1.用以指車兵。
而卒乘輯睦,事不奸矣。 《左傳》
chariot soldier;
2.春秋時晉國的史書。後用以稱一般的史書。
晉之《乘》, 楚之《檮杌》, 魯之《春秋》,一也。 《孟子》
乘籍(史書)
history;
量詞
1.古時計物以四為乘。
鄭商人 弦高將市於 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 《左傳 · 僖公三十三年》
乘處(四個同處);乘壺(四個壺);乘禽(成雙而群居的鳥)
four;
2.[量]。
3.用以計算車子。
公車千乘。 《詩 · 魯頌 · 閟宮》駕我乘馬。 《詩 · 陳風 · 株林》晉師乘和。 《左傳 · 成公十二年》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 《戰國策 · 趙策》孟嚐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 梁。 《戰國策 · 齊策》
乘丘(形同馬車的土丘);乘白(古代指戰車和軍旗);乘車(安車;古代行喪葬禮所用的魂車);乘馬(四匹馬拉的車);乘傳(古代驛站用的四匹下等馬拉的車子);乘廣(春秋時楚王或主帥率領的兵車);乘路(即王路。周代天子所乘之車)
4.用以計算馬。四匹。
路車乘馬。 《詩 · 小雅 · 采菽》乘馬在廄。 《詩 · 小雅 · 鴛鴦》陳文子有馬十乘。 《論語》。 劉寶楠正義:“一乘是四匹馬。”
乘黃(四匹黃色的馬);乘黃朱(四匹黃毛朱鬃的馬);乘鴇(四匹黑白雜毛的馬)
5.用以計算船隻。
舫千餘乘。 《宋書》
6.用以計算田地、區域的單位,猶丘。
7.用以計算轎子、梯子等。
一乘素轎,將二姐兒抬來。 《紅樓夢》
8.軍賦的計算單位。古井田製,九夫為井,十六井為丘,四丘為甸,一甸土地所出的軍賦叫乘(包括戰車、甲士和步卒)。
且魯賦八百乘,君之貳也! 《左傳》
Sheng;
9.另見 chéng。
乘的國語辭典解釋
乘 chéng ㄔㄥˊ
詳細解釋
動
1.登、升。
《史記 · 卷八二 · 田單傳》:“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2.駕馭、駕騎。
《易經 · 係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墨子 · 親士》:“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
3.搭坐,用某種交通工具代步。
乘車、乘飛機。
4.順應、趁、藉著。
乘人之危、乘風破浪、乘勝追擊。
5.追逐、進攻。
《史記 · 卷八 · 高祖本紀》:“楚兵不利,淮陰侯複乘之,大敗垓下。”《漢書 · 卷七〇 · 陳湯傳》:“平明,四麵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鉦鼓聲動地。”
6.在數與數之間進行乘法運算。
三乘二等於六。
名
1.數學上的運算方法之一。即乘法。
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方法。
2.姓。如漢代有乘弘。
乘 shèng ㄕㄥˋ
詳細解釋
名
1.量詞。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
萬乘之國、百乘之家。
2.史書。
《孟子 · 離婁下》:“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
史乘。
3.佛教用語。本是車乘之意,用來譬喻教法,以其能載修行者到達解脫的境界。
大乘、小乘。
乘的兩岸詞典解釋
乘字的翻譯
ride, ascend; avail oneself of; numerary adjunct for vehicles
anbringen, befestigen (V), ausnutzen, benutzen, sich jemandes bedienen, von etwas Gebrauch machen (V), ausnutzen, Vorteil wahrnehmen (V), fahren ( mit etw. fahren ) (V), fahren, reiten (V), Gebrauch machen von (V), malen (V), multiplizieren (V), multiplizieren, malnehmen (V, Math), vervielfachen (V), Aufzeichnungen (S), Fahrzeug zum Heil (S, Buddh), Fuhrwerk (S), Geschichte (S), Heilsweg (S), Kriegswagen (S), Wagen (Zähl)
ジョウ ショウ の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