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字的意思和解釋

làng láng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6D6A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7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414511534

làng,láng

long6

3713.2

U+6D6A

E6B5AA

EIAV

IYVE06 IYVY98 IYVE86

浪字概述

〔浪〕字拚音是(làng,lá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浪〕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良)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浪〕字倉頡碼是EIAV,五筆是IYVE06 IYVY98 IYVE86 ,四角碼是3713.2

〔浪〕字統一碼UNICODE是U+6D6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010,UTF8:E6B5AA

〔浪〕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浪的意思

làng ㄌㄤˋ

基本解釋

大波。波~。海~。巨~。風~。~濤。~潮(亦喻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風平~靜。

像波浪起伏的。麥~。聲~。

沒有約束,放縱。放~。流~。~費。~跡。~人。孟~。

詳細解釋

名詞

1.波浪,水因風吹、石激而形成的湧動。

風起湧。 《世說新語 · 雅量》長風破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溫泉毖湧而自 左思《魏都賦》

風浪(水麵上的風和波浪);激浪(洶湧急劇的波浪);浪波(浪頭。波浪);浪淘淘(波浪翻滾的樣子)

wave;

2.像波浪起伏的樣子 。

熱浪;林浪;麥浪。

sth. resembling wave;

動詞

1.逛,無事到處遛 。

他沒事到處浪;浪走(無目的胡亂走);浪蹌(走路不穩);浪跡萍蹤(四方漫遊,行蹤無定)

wave; wander;

2.勾引,勸…發生性關係 。

浪漢(挑逗男人)

seduce;

3.〈方〉∶敞開,亮出來。

接著是家家都“山頭”了。 茅盾《春蠶》

open;

形容詞

1.放蕩;放縱。

笑敖。 《詩 · 邶風 · 終風》

浪弟子(稱行為放蕩、不知檢束的青年人);浪事(不好的事;令人生厭的事);浪蕩鬼(對放蕩不檢的人的鄙稱)

unrestrained; dissolute;

2.言詞不幹淨;隨口說髒話。

小嶺這個令,得很!好好的說一個飛觴解穢罷。 清 · 魏子安《花月痕》

dirty;

3.空 。

浪廣(猶空泛);浪蕩(空闊);浪蕩燈(懸空掛著的燈,吊燈)

empty;

4.無用。

你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這府裏希罕你的那扔不了的東西! 《紅樓夢》

useless;

5.破爛。

這府裏希罕你的那朽不了的東西? 《紅樓夢》

tattered; ragged; worn-out;

6.輕易;隨便 。

浪舌(隨意亂說);浪罵(亂罵);浪侃(胡侃。胡說,瞎扯);浪使(亂花費);浪語(胡說,亂說)

freely;

副詞

1.徒然;白白地 。

浪死(徒然死去;白白送死);浪泊(徒然停留);浪度(虛度)

in vain;

2.〈方〉∶極。

我女兒一見就喜了。 韓起祥《劉巧團圓》

extremely;

浪的國語辭典解釋

làng ㄌㄤˋ

詳細解釋

1.大的水波。

唐 ·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海浪、巨浪。

2.凡物因振動而起伏如浪的都稱為“”。

唐 · 陸龜蒙《樵人十詠》一〇首之五:“爭推好林浪,共約歸時節。”

聲浪、麥浪。

3.姓。如晉代有浪逢。

放縱不拘、放蕩不正。

《初刻拍案驚奇 · 卷一九》:“此婦堅貞之性,數年以來,老僧頗識之,彼是不肯作浪語的。”《西湖佳話 · 雷峰怪跡》:“心猿意馬馳千裏,浪蝶狂蜂鬧五更。”

浪蕩、浪子。

1.虛妄、空。

唐 · 李白《嘲王曆陽不肯飲酒》詩:“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浪得虛名。

2.輕率、隨意。

唐 · 張籍《贈王秘書》詩:“不曾浪出謁公侯,唯向花間水畔遊。”

浪費。

láng ㄌㄤˊ

詳細解釋

參見“浪浪”、“滄浪”等條。

浪的兩岸詞典解釋

làng ㄌㄤˋ

詳細解釋

1.波浪。

浪花、乘風破浪、劈風斬浪、無風不起浪。

2.像波浪那樣起伏的東西。

氣浪、聲浪、麥浪、滾滾熱浪。

3.放縱;放蕩。

浪費、放浪、形骸浪跡。

4.虛妄不實。

浪得虛名。

5.姓。

浪字的翻譯

wave; wasteful, reckless

Ausschalter (S)​, Welle, Woge (S)​, zügellos, unbeherrscht (Adj)

vague (d'eau)​, onde, flot, prodigue, immodéré

ロウ ラン な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