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字的意思和解釋

zhú chóng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70DB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6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334251214

zhú,chóng

zuk1

9583

U+70DB

E7839B

FLMI

OJY

烛字概述

〔烛〕字拚音是(zhú,chó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烛〕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火蟲)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烛〕字倉頡碼是FLMI,五筆是OJY,四角碼是9583

〔烛〕字統一碼UNICODE是U+70DB,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891,UTF8:E7839B

〔烛〕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烛的意思

zhú ㄓㄨˊ

基本解釋

用線繩或葦子做中心,周圍包上蠟油,點著取亮的東西(古代亦稱“火炬”)蠟~。花~。~光。~淚。~台。風~殘年。

洞悉。洞~其奸。

燈泡瓦特數的俗稱。十五~的燈泡。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火,蜀聲。本義: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2.同本義。

,庭燎大也。 《說文》。按,燋也。未爇曰燋,執之曰日燭,樹地曰庭燎。葦薪為之,小者麻蒸為之。於西階上。 《儀禮 · 燕禮》共墳庭燎。 《周禮 · 司烜氏》。注:“樹於門外,曰大庭燎。”獨不見跋。 《禮記 · 曲禮》火在地曰燎,執之曰 《儀禮 · 士喪禮》注者,尚明也。 《韓非子 · 外儲說左上》晝短苦夜長,何不秉遊? 《古詩十九首 · 生年不滿百》江月亭前樺香,龍門閣上馱聲長。 陸遊《雪夜感舊》

燭火(火炬,火把);燭炬(指火炬或蠟燭)

torch;

3.蠟燭(始於唐代)。

高堂粉壁圖蓬瀛,前一見滄洲清。 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分歌扇淚,雨送酒船香。 李商隱《夜飲》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盤。 杜牧《初冬夜飲》

燭信(插蠟燭用的簽子);燭奴(雕刻成人形的燭台;泛指一般燭台);燭心(蠟燭中心用以點火的燈草、紗線等)

candle;

4.姓。

動詞

1.照;照亮。

夫日,兼天下。 《韓非子 · 內儲說上》望見青楓城裏火光天。 《儒林外史》名高天下而光鄰國。 《史記 · 魯仲連鄒陽列傳》南天。 清 · 姚鼐《登泰山記》

燭銀(精光閃耀的銀子);燭天(照耀天空)燭明(照亮);燭夜(照亮黑夜);燭幽(照亮昏暗);燭遠(光照遠方);燭臨(由上向下照射)

illuminate;

2.洞察。

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私。 《韓非子 · 孤憤》

燭知(明察洞悉);燭物(明察事物);燭微(觀察入微);燭察(明察,洞察);燭鑒(明鑒,明察)

understand thoroughly;

烛字的翻譯

candle, taper; shine, illuminate

Kerze (S)​, erleuchten (V)​, Zhu (Eig, Fam)

bougie

チュウ ジ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