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字的意思和解釋

fēng

⻛部 共4畫 半包圍結構 U+98CE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4 畫

半包圍結構

形聲字

3534

fēng

fung1

7721

U+98CE

E9A38E

HNK

WRI06 WRI98 MQI86

风字概述

〔风〕字拚音是(fē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4畫

〔风〕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造字法是形聲字

〔风〕字倉頡碼是HNK,五筆是WRI06 WRI98 MQI86 ,四角碼是7721

〔风〕字統一碼UNICODE是U+98C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9118,UTF8:E9A38E

〔风〕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风的意思

fēng ㄈㄥ

基本解釋

空氣流動的現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向。~速。~級。~險。~波(喻糾紛或亂子)。~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社會黑暗或境地艱難)。~花雪月(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的的詩文)。

像風那樣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時。~馳電掣。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習俗。~氣。~習。~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和習慣)。

消息,傳聞。~傳( chuán )(傳聞)。聞~而動。

表現在外的景象、態度、舉止。~景。~度。~格(a.氣度,作風;b.文藝作品表現出的思想、藝術特色)。~骨(a.剛強的氣概;b.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致。~采(a.人美好的禮儀舉止,亦作“豐采”;b.文采;c.舊時指某些官吏的剛正風格)。~騷(a.指舉止輕佻,如“賣弄~~”,一般指婦女;b.中國的《詩經》和《楚辭》的並稱)。

指民歌、歌謠。國~(《詩經》中古代十五國的民歌)。采~。

中醫學指某些疾病。~癱。~濕。

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蟲,凡聲。“風動蟲生”故字從“”。本義: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尤指空氣與地球表麵平行的自然運動。

2.同本義。

風,八也。東方曰明庶,東南曰清明,南方曰景,西南曰涼,西方曰閭闔,西北曰不周,北方曰廣莫,東北曰融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 《說文》立春條 《易 · 通卦驗》東北條 《廣雅 · 釋天》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至。 《淮南子 · 天文》居東北維,主出萬物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 《史記 · 律書》今日不鳳(風)? 《殷虛文字甲編》見事生,無所回避。 《漢書 · 趙尹韓張兩王傳》起兮雲飛揚。 劉邦《大風歌》山雨欲來滿樓。 許渾《鹹陽城東樓》

狂風(猛烈的風);風信(風的大小及風向);風團(旋風。比喻飛快);風吹日炙(風吹日曬);風雹(刮風下雹);風潦(風災和水災);風霰(風雪)

wind;

3.風俗;風氣。

今將移易俗,其道誠難。 《資治通鑒》奸黨散落,俗大改。 《漢書 · 趙尹韓張兩王傳》故為之說,以俟觀人者得焉。 唐 · 柳宗元《捕蛇者說》易俗。 《荀子 · 樂論》

風美(風俗淳美);風純(風俗純樸);風淪(風俗淪落敗壞);風習(風俗習慣);風浮(風俗浮薄)

general mood; custom;

4.風範,氣度,韻致。

亦嚐側聞長者之遺矣。 漢 · 司馬遷《報任安書》

風局(風範,器宇);風表(風範儀表);風則(風範);風裁(風采,氣度);風期(氣度,襟懷);風節(氣度情操)

demeanour;

5.文學藝術作品的風格特點 。

風神(指文學藝術作品的風格,氣韻);風徽(文章的風格、氣韻)

manner; style;

6.風聲,消息。

但有知來報的賞錢百兩。 《二刻拍案驚奇》

風警(風聲很緊);風汛(風聲;消息);風音(風聲);風路(風聲,線索);聞風而動。

news; information;

7.“詩經”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有采蘩采蘋。 《左傳 · 隱公三年》樂操土,不忘舊也。 《左傳 · 成公九年》

風賦(指“”六義中的風和賦);風人屺岵(詩人的悲涼傷感)

ballad;

8.男女間的情愛。

他如今大了,漸知月,便看上了秦鍾人物流。 《紅樓夢》

風月(指男女間的情愛);風月常新(指情愛永久不斷);風月子弟(沉湎於風月場的子弟)

love;

9.風紀,教化 。

風惠(教化恩澤);風馳(形容德化廣布);風愛(風澤德化);風調(指教化清和);風略(風紀和方略);風政(教化政治)

conduct and discipline;

10.威勢,氣勢 。

風掃(形容勢力猛烈有如狂風席卷一般);風檣陣馬(乘風之船,破陣之馬。比喻氣勢雄厚)

power;

11.六淫之一。顛狂病,也指顛狂。後作“”。

風眩(癲癇);風癡(瘋癲癡呆)

epilepsy;

12.姓。

動詞

1.刮風;起風。

則襲裘,雨則禦蓋。 宋 · 蘇軾《教戰守》雨晨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 清 · 袁枚《祭妹文》

blow;

2.借風力吹[幹;散] 。

風幹(由風吹幹);風雞(借風力吹幹的雞)

put out to dry; winnow;

3.走逸。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馬牛不相及也。 《左傳 · 僖公四年》庫莫奚國有馬百匹因入境。 《北魏書》

escape;

4.嬉戲。

眾人憂得你苦,你卻在這裏!快上山去! 《水滸全傳》

play;

形容詞

1.傳說的,沒有確實根據的 。

風謠(民歌,民謠);風言(流言,無根據的話)

unground;

2.放蕩 。

風魔(放浪,輕狂;瘋子);風流博浪(風流放蕩)

dissolute;

3.通“”。癲狂。

奈何以國家科第放此漢及第耶? 《玉泉子 · 真錄》你原來是個和尚。 《西遊記》

風發(發瘋);風病(精神病);風涎(患風疾的病根);風欠(瘋狂);風風勢勢(舉動不正常,易衝動)

mad; insane;

4.〈副〉 通“”( fán )。大凡,大概。

願先生之言其也。 《莊子 · 天地》

in most cases; about;

5.另見 fěng;fèng。

fěng ㄈㄥˇ

基本解釋

古同“”,諷刺。

詳細解釋

動詞

1.諷刺;委婉勸告。通“”。

而王與任王後以此使人止 李太後, 李太後內有淫行,亦已。 《史記 · 梁孝王世家》故布衣皆得議,何況公卿之史乎? 《鹽鐵論》蚡乃微言太後上。 《漢書 · 田蚡傳》

風規(諷刺規勸);風諫(婉言勸諫。即諷諫);風諭(諷告,婉言開導)

mock; ridicule; satire; advise in mild tone;

2.另見 fēng;fèng。

fèng ㄈㄥˋ

詳細解釋

動詞

1.吹拂 。

春風風人。

blow;

2.比喻感化。

天子於是以式終長者,故尊顯以百姓。 《史記 · 平準書》

風民(感化、教化人民)

reform a misguided person through persuasion, etc.;

3.另見 fēng;fěng。

风字的翻譯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

Wind (Met)​, Radikal Nr. 182 = Wind (Sprachw)

vent, rumeur, usage, 182e ra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