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秘而不露
拚音 mì ér bù lù
解釋 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出處 晉·陳壽《三國誌·董昭傳》:“秘而不露,使權得誌,非計之上。”
例子 無
語法 作謂語;指嚴守秘密
典故
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三國誌.魏誌.董昭傳》:“秘而不露,使權得誌,非計之上。”亦作“秘而不言”。
晉 幹寶《搜神記》卷七:“張騁所乘牛忽言曰:‘……歸何早也?’騁益憂懼,秘而不言。”參見“秘而不宣”。
近義詞 秘而不言
拚音 mì ér bù lù
解釋 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出處 晉·陳壽《三國誌·董昭傳》:“秘而不露,使權得誌,非計之上。”
例子 無
語法 作謂語;指嚴守秘密
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三國誌.魏誌.董昭傳》:“秘而不露,使權得誌,非計之上。”亦作“秘而不言”。
晉 幹寶《搜神記》卷七:“張騁所乘牛忽言曰:‘……歸何早也?’騁益憂懼,秘而不言。”參見“秘而不宣”。
近義詞 秘而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