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蟒袍玉帶
拚音 mǎng páo yù dài
解釋 繡有蟒蛇的長袍,飾有玉石的腰帶。指官服,也指傳統戲曲中帝王將相的服裝。亦作“蟒衣玉帶”。
出處 明·周楫《西湖二集•覺闍黎一念錯投胎》:“又故意把蟒袍玉帶、錦繡襆頭之類放在麵前,金銀、彩幣、錦繡堆積如山。”
例子 但見高卷簾櫳,正麵一張太師椅上,坐著一位束發金冠、~的王爺,兩邊有多少內輔伺候。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七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繡有大蟒的長袍,飾有玉石的腰帶。
明代官服。
也指傳統戲曲演出中帝王將相的服裝。
明.周楫《西湖二集.覺闍(shé)黎一念錯投胎》:“又故意把蟒袍、玉帶、襆頭之類放在麵前,金銀、彩幣、錦繡堆積如山。”《三俠五義》第十七回:“正麵一張太師椅上,坐著一位束發金冠、蟒袍玉帶的王爺,兩邊有多少內輔侍候。”也作【蟒衣玉帶】。
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宋)孝宗大喜道:‘卿學問賅博如此,真宰相須用讀書人也。’遂賜蟒衣玉帶。”又有【披蟒腰玉】。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上麵正居中,懸著榮、寧二祖遺像,皆是披蟒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