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披枷帶鎖
拚音 jīn jiā yù suǒ
解釋 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鎖:用鐵環連接而成的刑具。指罪犯套上枷鎖等刑具。
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正旦雲]俺婆婆若見我披枷帶鎖赴法場餐刀去嗬,[唱]枉將他氣殺也麽哥,枉將他氣殺也麽哥。告哥哥,臨危好與人行放便。”
例子
有披枷帶鎖儼然罪人者。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城隍出巡》
典故
謂罪犯身帶枷鎖刑具。
元.張國賓《合汗衫》一折:“你那裏人氏,姓甚名誰,因甚麽這等披枷帶鎖。”明.高濂《玉簪記.鬧會》:“那幢旛寶蓋迎送的,卻是在世為善的;那披枷帶鎖受苦的,卻是在世為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