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縈帶全城
拚音 yíng dài quán chéng
解釋 《墨子·公輸》:“ 子墨子 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公輸盤 九設攻城之機變, 子墨子 九距之。 公輸盤 之攻械盡, 子墨子 之守圉有餘。”後以“縈帶全城”為守城卻敵之典。 漢 張衡 《應間》:“ 弦高 以牛餼退敵; 墨翟 以縈帶全城。”
典故
《墨子.公輸》:“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牒,小木劄。俞樾說即梜,即筷子),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拒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關於“縈帶全城”一語,見《後漢書.張衡傳》:“弦高以牛餼退敵,墨翟以縈帶全城。”
墨子聽說公輸盤為楚造了雲梯,將以攻宋,便千裏迢迢來到楚國。
他不但用道理說服了楚王,而且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又以無懈可擊的堅固防禦戰術戰勝了公輸盤。
從而保護了宋國免受塗炭。
後因用為墨子堅持“非攻”,抑楚衛宋的典故。
《文選》卷四十一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且夫子墨子之守,縈帶為垣,高不可登;折箸為械,堅不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