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寶劍存楚
拚音 bǎo jiàn cún chǔ
解釋 借指舉兵解救國難。唐駱賓王 《詠懷》: “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 ●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外傳》: 楚王令風胡子求寶劍,“令風胡子之吳,見歐冶子、幹將,使人作鐵劍。” 得龍淵、太阿、工市三劍。“晉鄭王聞而求之,不得。興師圍楚之城,三年不解。倉穀粟索、庫無兵革,左右群臣賢士莫能禁止。於是楚王聞之,引太阿之劍,登城而麾之,三軍破敗,士卒迷惑,流血千裏,猛獸歐瞻,江水折揚,晉鄭之頭畢白。楚王於是大悅。” 索: 完結。引: 舉起。麾: 指揮。相傳楚王有龍淵、太阿、工市三口寶劍,晉鄭王索要不得,就興師圍攻楚國。三年後,楚彈盡糧絕,楚王於是登上城樓,高舉太阿寶劍,指揮楚軍殺敵。一時楚軍士氣大振,終於大敗晉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