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牛鬼蛇神
拚音 niú guǐ shé shén
解釋 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虛幻怪誕。後比喻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壞人。
出處 唐·李賀《李賀集序》:“鯨吸鼇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例子 更有一種可笑的,肚子裏原沒有什麽,東拉西扯,弄得~,還自以為奧博。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
語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壞人
典故
唐.杜牧《樊川集》十《李賀集序》:“鯨呿鼇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唐杜牧在給李賀集作序時說,牛頭鬼、蛇身神,都是虛幻荒誕的事情。
後因以喻虛無幻想,荒誕無稽之妖魅。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自誌》:“披蘿帶荔,三閭氏感而為騷;牛鬼蛇神,長爪郎吟而成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