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問道崆峒
拚音 wèn dào kōng dòng
解釋 借指帝王捐棄帝位而求長生。北周庾信《賀傳位於皇太子表》: “皇帝邈然姑射,正當乘雲馭龍,問道崆峒,豈複先秋木落。” ●《莊子·在宥》:“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之山,故往見之曰: ‘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 廣成子曰: ‘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 ’ 皇帝退,指天下,築特室,席白茅,閑居三月,複往邀之。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 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 ’ ”黃帝: 說傳說中的五帝之一。空同: 假設山名,一作“崆峒” 。而: 你。翦翦: 狹隘貌。特室: 獨居之屋。下風: 下方; 風,通 “方” 。傳說黃帝曾擺脫天下的俗務到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養身長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