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咂嘴弄舌
拚音 zā zuǐ nòng shé
解釋 形容貪饞的樣子。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他一時慌了,彎下腰去抓那粉湯,又被兩個狗爭著,咂嘴弄舌的來搶那地下的粉湯吃。”
例子 他一時慌了,彎下腰去抓那粉湯,又被兩個狗爭著,咂嘴弄舌的來搶那地下的粉湯吃。(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吃驚
典故
咂吧嘴唇,擺弄舌頭。
形容貪吃的樣子。
也形容驚訝、讚賞、自得或著急、為難時的神態。
《儒林外史》一○回:“他一時慌了,彎下腰去抓那粉湯吃,又被兩個狗爭著,咂嘴弄舌的來搶那地下的粉湯吃。”《官場現形記》一回:“他看了又看,念了又念。正在那裏咂嘴弄舌,不提防肩膀上有人拍了他一下,叫了一聲‘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