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朝雲暮雨
拚音 zhāo yún mù yǔ
解釋 暮:傍晚。早上是雲,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變化,舊時用以喻指男女的歡會。
出處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例子 我想著香閨少女,但生的嫩色嬌顏,都隻愛朝雲暮雨,那個肯鳳隻鸞單。(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
語法 作謂語、賓語;比喻男女的情愛與歡會
典故
源見“巫山雲雨”。
指男女歡會。
明 沈受先《三元記.歸槽》:“想當初同起居,朝雲暮雨,兩情正舒。”
近義詞 巫山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