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作威作福
拚音 zuò wēi zuò fú
解釋 原意是隻有君王才能獨攬權威,行賞行罰。後泛指憑借職位,濫用權力。
出處 《尚書·洪範》:“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作威作福的故事
例子 薑三膘子一輩子是作威作福,花天酒地。(曲波《林海雪原》二)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獨斷專橫
典故
本指國君專行賞罰,獨攬威權。
後則表示妄自尊大,濫用權勢。
武王克商後,請商朝遺臣箕子介紹治國思想。
箕子介紹說,隻有天子才有權給人以幸福,隻有天子才可以給人以懲罰,隻有天子才可以吃美好的飯食,而臣下沒有權力給人以幸福和懲罰,也沒有權力吃美好的飯食。
【出典】:《尚書·洪範》:“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於而家,凶於而國。”
【例句】:東漢·班固《漢書·楚元王傳》:“故書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於而家,凶於而國。’”又《王商傳》:“竊見丞相商作威作福,從外製中,取必於上。”清·吳敬梓《儒林外史》6回:“平日嫌趙氏裝尊,作威作福。”
反義詞 仁至義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