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變動不居
拚音 biàn dòng bù jū
解釋 指事物不斷變化,沒有固定的形態。
出處 《易係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孔穎達疏:“言陰陽六爻更互變動,不恒居一體也。”
例子
發現和掌握規律,就是從個別中找到了一般,從變動不居的現象中找到了相對穩定的本質。
★艾思奇《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事物不斷變化
典故
謂事物總是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從不停留。
《易.係辭下》:“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宋.範仲淹《易兼三材賦》:“變動不居,適內外而無滯。”朱自清《兒女》:“特別是這個變動不居的時代,知道將來怎樣?”
近義詞 變化無常
英語 always cha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