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朝聞道,夕死可矣
拚音 zhāo wén dào xī sǐ kě yǐ
解釋 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處 《論語·裏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例子 你既覺悟了~,卻怎麽剗地怕風濤。 明·朱權《衝漠子》第三折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世
典故
早晨得知真理,即使當晚死去,也是可以的。
表示求知心切。
語出《論語.裏仁》:“朝聞道,夕死可矣。”《漢書.夏侯勝傳》:“勝、霸既久係,霸欲從勝受經。勝辭以罪死。霸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勝賢其言,遂授之。”宋.程頤《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五:“人苟有朝聞道夕死可矣之誌,則不肯一日安其所不安也。”明.焦竑《玉堂叢書.器量》:“石首楊文定下錦衣獄,與死為鄰。公勵誌讀書不輟。同難者笑之曰:‘勢已如此,讀書何為?’曰:‘朝聞道,夕死可也。’”明.李贄《續焚書.說匯.三教歸儒說》:“儒道釋之學,一也,以其初皆期於聞道也。必聞道然後可以死,故曰:朝聞道,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