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流水高山
拚音 liú shuǐ gāo shān
解釋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 《列子·湯問》:“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例子
金壚焚寶煙,瑤琴鳴素弦,無非是流水高山調,和那堆風積雪篇。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一折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知音
典故
同“高山流水”。
宋 王安石《伯牙》詩:“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自知。”宋 辛棄疾《謁金門.和廓之五月雪樓小集韻》詞:“流水高山弦斷絕,怒蛙聲自咽。”清 方文《得梅朗三凶問因寄麻孟璿沈景山》詩:“流水高山交不淺,素車白馬見何難。”
近義詞 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