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逆天暴物
拚音 nì tiān bào wù
解釋 違反天意,殘害萬物。
出處 《文子·精誠》:“故精誠內形,氣動於天,景星見,黃龍下,鳳皇至,醴泉出,嘉穀生,河不滿溢,海不波湧;逆天暴物,即日月薄蝕,五星失行,四時相乘,晝明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
例子 有陳竊據江表,~,朕初受命,陳頊尚存,厚納叛亡,侵犯城戍。 蔡東藩《南北史演義》第八十四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典故
違逆天理,殘害生物。
《隋書.高祖紀下》:“昔有苗不賓,唐堯薄伐,孫皓僭虐,晉武行誅。有陳竊據江表,逆天暴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