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盤水加劍
拚音 pan shui jia jian
解釋 漢代大臣自殺處死的一種表示。加劍:自殺。
出處 《漢書·賈誼傳》:“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上不執縛係引而行也。”
例子
太祖常與侍臣論待大臣之禮,太史令劉基曰:‘古者公卿有罪,盤水加劍,詣請室自裁,未嚐輕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體。’
★《明史·刑法誌三》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甘願請罪
典故
以盤盛水,加劍其上,以示自己若有罪,願意接受公平的治罪。
西漢大臣賈誼上疏漢文帝陳政事說:貴族大臣在受到皇上譴責或嗬問時,往往穿上喪服,盤中盛水,放上一把劍,來到請罪之室請罪。
盤中之水平正穩定,比喻法律嚴正;“加劍”表明自己甘願自刎。
另一種說法是,宰殺牲畜時往往用盤水來接著頸血。
後以“盤水加劍”為典,言大臣甘願依法論罪,直至死刑。
【出典】:《漢書》卷48《賈誼傳》2257、2259頁:“故其在大譴大何(嗬問)之域者,聞譴何則白冠氂纓(喪服),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如淳注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劍,當以自刎也。或曰,殺牲者以盤水取頸血,故示若此也。”
【例句】:宋·周輝《清波別誌》卷中:“禦史中丞陳琰上疏曰:‘漢臣獲罪,合行盤水之誅;君集就烹,豈顧淩煙之像。’” 清·張廷玉《明史·刑法誌三》:“太祖常與侍臣論待大臣禮,太史令劉基曰:‘古者公卿有罪,盤水加劍,詣請室自裁,未嚐輕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