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青絲白馬
拚音 qīng sī bái mǎ
解釋 指作亂的人。
出處 南朝·梁·普通年間,“有童謠曰:‘青絲白馬壽陽來。’”其後侯景作亂,乘白馬以青絲為韁,兵皆青衣,從壽春進軍建康。見《梁書·侯景傳》、《隋書·五行誌上》。
例子 無
典故
青絲,青色的馬韁繩。
南朝梁普通年間,有童謠說:“青絲白馬壽陽來。”後來侯景叛亂,果然乘坐白馬,士兵都穿著青色衣裳。
後以“青絲白馬”喻指叛亂。
侯景(503-552年)字萬景,南朝梁懷朔鎮(今內蒙古包頭東北)人。
初為北魏將領,後歸梁,封為河南王。
不久又舉兵叛梁,攻破建康(今江蘇南京)。
侯景為人殘忍,到處燒殺搶掠,致使長江下遊地區遭到極大破壞,建康幾乎成為廢墟。
侯景叛亂終被平定,他本人被部下殺死。
【出典】:《梁書》卷56《侯景傳》862頁:“普通中,童謠曰:‘青絲白馬壽陽來。’後景果乘白馬,兵皆青衣。所乘馬,每戰將勝,輒躑躅(zhízhú直竹,徘徊不進)嘶鳴,意氣駿逸;其奔,必低頭不前。”
【例句】:唐·杜甫《青絲》詩:“青絲白馬誰家子,粗豪且逐風塵起。” 唐·杜甫《遣憂》詩:“紛紛乘白馬,攘攘著黃巾。” 清·歸莊《聞北信》:“不信九門亡鎖鑰,黃金白馬遂縱橫。” 清·黃景仁《壽陽》詩:“地經白馬青絲後,山在風聲鶴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