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若不勝衣
拚音 ruò bù shèng yī
解釋 形容身體羸弱,好像連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擔。
出處 《淮南子·氾論》:“周公事文王也,行無專製,事無由己,身若不勝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於文王,洞洞屬屬,而將不能,恐失之,可謂能子矣。”
例子
[麗者]瘦怯凝寒,若不勝衣。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連瑣》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衰弱
典故
勝:經得住,能承受。
好像連衣服都承受不起。
形容人十分瘦小柔弱。
語本《荀子.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然。”《紅樓夢》三回:“眾人見黛玉年紀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麵貌,雖弱不勝衣,卻有一段風流態度。”
近義詞 如不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