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天驚石破
拚音 tiān jīng shí pò
解釋 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後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出處 唐·李賀詩《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例子
小弟隻記得那年暢聞高諭,所談西周政治藝術,天驚石破,推崇備至,私心竊以為過當。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八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震驚
典故
源見“石破天驚”。
形容巨響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驚。
《冷眼觀》二三回:“瞎先生仍是那怕你天驚石破,怎當他酣睡如雷的一絲兒不應。”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今以奧儲一滴之血,塞人一彈之光,霹靂一聲,天驚石破。”
近義詞 石破天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