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聽風聽水
拚音 tīng fēng tīng shuǐ
解釋 形容善於賞玩自然景色。
出處 相傳龜茲國王與樂人於大山間傾聽風和水聲,感興而製樂。唐·王建《霓裳辭》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聽水作《霓裳》。”
例子
《霓裳曲》,前世傳記論說頗詳,不知聽風聽水為何事也。白樂天有《霓裳歌》甚詳,亦無風水之說,第記之,或有遺亡者爾。
★宋·歐陽修《六一詩話》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傾聽風聲和水聲。
形容善於賞玩大自然的景物。
唐.王建《霓裳辭》:“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聽水作霓裳。”宋.王灼《碧雞漫誌》卷三:“歐陽永叔詩話以不曉‘聽風聽水’為恨。蔡絛詩話雲出唐人西域記。龜茲國王與臣庶知樂者於大山間聽風水聲,均節成音。後翻入中國,如伊州、甘州、涼州皆自龜茲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