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相顧失色
拚音 xiāng gù shī sè
解釋 顧:看;失色:因驚恐而變了臉色。你看我,我看你,嚇得臉色都變了。
出處 《舊五代史·周書·段希堯傳》:“使於吳越,及乘舟泛海,風濤暴起,楫師仆從,皆相顧失色。”
例子
五人相顧失色,悔飲其酒。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一百一十三
語法 作謂語;指驚訝
故事 五代時期,段希堯為人勤懇,為政勤勉,吃苦耐勞,德行很好。他從後唐時一個錄事參軍做到後晉的右諫大夫。他被派到吳越辦事,乘船在大海航行時,天色大變,狂風大作,隨從相顧失色,唯有他鎮定自若
因驚恐而麵色蒼白地互相看著。
出自五代人段希堯的事跡。
段希堯(878-956年),河內(今河南沁陽)人。
後唐天成年間(926-930年)為衛州錄事參軍,後改任洺州糾曹。
石敬瑭鎮太原,又被辟為從事。
後石敬瑭自謀稱帝,建晉國,段希堯曾堅決反對。
為此,長期不得升遷。
天福年間(936-944年)受命出使吳越。
乘船渡海時,突然風浪大起,水手、仆從全都相顧失色,希堯卻對兩旁人說:“我平生所作所為光明正大,上天有眼,難道會不保佑嗎!你們隻須把希望寄托到我身上,必定平安無事。”言罷而風止,乃得順利渡海。
【出典】:《舊五代史》卷128《周書十九·段希堯傳》1691頁:“天福中,稍遷右諫議大夫,尋命使於吳越。及乘舟汛海,風濤暴起,楫(jí集)師仆從皆相顧失色,希堯謂左右曰:‘吾平生履行,不欺暗室,昭昭天鑒,豈無祐乎!汝等但以吾為托,必當無患。’言訖而風止,乃獲利涉。”
【例句】: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113:“五人相顧失色,悔飲其酒。”
近義詞 相視失色
英語 look in astonis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