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海上逐臭
拚音 hǎi shàng zhú chòu
解釋 典出《呂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説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後用以喻人嗜好怪僻。
典故
源見“逐臭之夫”。
指人嗜好怪僻。
唐 張鷟《朝野僉載》卷五:“宋明帝嗜蜜漬[⿰蟲遂]蛦,每啖數升。是知海上逐臭之談,陳君愛醜之說,何足怪歟!”
拚音 hǎi shàng zhú chòu
解釋 典出《呂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説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後用以喻人嗜好怪僻。
源見“逐臭之夫”。
指人嗜好怪僻。
唐 張鷟《朝野僉載》卷五:“宋明帝嗜蜜漬[⿰蟲遂]蛦,每啖數升。是知海上逐臭之談,陳君愛醜之說,何足怪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