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積薪厝火
拚音 jī xīn cuò huǒ
解釋 薪:柴草;厝:同:“措”,放置。把火放在柴堆下麵。比喻隱藏著很大的危險,後患無窮。
出處 《漢書·賈誼傳》:“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例子 幸能~,得獲暫時之安逸。 黃遠庸《北京之新年》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藏著很大的危機
典故
漢.賈誼《新書.數宇》:“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獨曰:‘未安。’……夫抱火措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西漢文士賈誼曾用“置火於積薪之下,而在上麵睡大覺”,來比喻處危境而無警覺。
後遂用為處險境而不自知之典。
唐.韓偓《感事三十四韻》詩:“畏聞巢幕險,寧寤積薪然。”
近義詞 厝火積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