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屢試不第
拚音 lǚ shì bù dì
解釋 第:科第,科舉考中者的等第。多次參加考試都沒有考取。
出處 明·張岱《家傳》:“先子屢困場屋,抑鬱牢騷,遂病翻胃。”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大世兄的詩好雖好,然而還總帶著牢騷,這便是屢試不第的樣子。”
例子 本人善經史、工詩文、精絲竹,卻~。 二月河《乾隆皇帝》二十七
典故
第:科第。
科舉考中者的等第。
接連多次參加考試都沒有考取。
《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大世兄的詩好雖好,然而還總帶著牢騷,這便是屢試不第的樣子。”又有【屢困場屋】。
(場屋:科舉時代考試士子的場所,也稱科場。)明.張岱《家傳》:“先子屢困場屋,抑鬱牢騷,遂病翻胃。”(先子:指已故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