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魯連辭賞
拚音 lǔ lián cí shǎng
解釋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載:“此時 魯仲連 適遊 趙 ,會 秦 圍 趙 ,聞 魏 將欲令 趙 尊 秦 為帝”,乃挺身而出,義不帝 秦 ,“ 秦 將聞之,為卻軍五十裏。適會 魏 公子無忌 奪 晉鄙 軍以救 趙 ,擊 秦 軍, 秦 軍遂引而去
典故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載:魯仲連卻秦救趙,“於是平原君欲封魯連,魯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為魯連壽。魯連笑曰:‘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而連不忍為也。’遂辭平原君而去,終身不複見。”又:魯連曾一箭射書信,助齊下聊城,齊王欲爵之,“魯連逃隱於海上,曰:‘吾與富貴而詘於人,寧貧賤而輕世肆誌焉。’”後因以“魯連辭賞”為典,讚頌人功高不居,重義輕利。
明 何景明《梁甫吟》:“又不見,魯連辭賞輕千金,卻秦救趙何雄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