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民疲師老
拚音 mín pí shī lǎo
解釋 民:民眾;疲:疲乏;師:軍隊;老:衰竭。部隊士氣衰落,百姓疲憊不堪。形容連年征戰造成士兵、人民極其疲勞。
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北狄則弓硬馬肥,轉難擒製,中國則民疲師老,應誤指揮。”
典故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北狄則弓硬馬肥,轉難擒製,中國則民疲師老,應誤指揮。”
拚音 mín pí shī lǎo
解釋 民:民眾;疲:疲乏;師:軍隊;老:衰竭。部隊士氣衰落,百姓疲憊不堪。形容連年征戰造成士兵、人民極其疲勞。
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北狄則弓硬馬肥,轉難擒製,中國則民疲師老,應誤指揮。”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北狄則弓硬馬肥,轉難擒製,中國則民疲師老,應誤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