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棄子逐妻
拚音 qì zǐ zhú qī
解釋 棄:拋棄;逐:驅趕。拋棄子女趕走妻子。形容百姓生活困苦,妻離子散。
出處 唐·韓愈《禦史台上論天旱人饑狀》:“上恩雖宏,下困猶甚,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社會狀態
典故
唐·韓愈《禦史台上論天旱人饑狀》:“上恩雖宏,下困猶甚,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
拚音 qì zǐ zhú qī
解釋 棄:拋棄;逐:驅趕。拋棄子女趕走妻子。形容百姓生活困苦,妻離子散。
出處 唐·韓愈《禦史台上論天旱人饑狀》:“上恩雖宏,下困猶甚,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社會狀態
唐·韓愈《禦史台上論天旱人饑狀》:“上恩雖宏,下困猶甚,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