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上清童子
拚音 shàng qīng tóng zǐ
解釋 錢的別名。
出處 唐·鄭還古《博異誌》:“貞觀中岑文本於山頂避暑,有叩門雲:上清童子。岑問曰:衣服皆輕細,何土所出?答雲:此上清五銖服。”
典故
唐 穀神子《博異誌.岑文本》載:相傳貞觀年間,岑文本避暑山亭,有一“上清童子元寶”進見。
語畢,送之出亭,於牆下忽然不見。
掘地,得古錢一枚,乃悟“上清童子”為銅名,“元寶”為錢文。
後遂以“上清童子”為錢的別名。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一》:“昔有錢精,自稱‘上清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