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十六才子
拚音 shí liù cái zǐ
解釋 古史相傳 高陽氏 有才子八人,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合稱“十六才子”。見《左傳·文公十八年》。後用為稱頌皇帝的輔佐大臣之典。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梁太尉王僧辯書》:“雖十六才子,明允篤誠;八百諸侯,專心同德……未足雲也。”參見“
典故
《左傳.文公十八年》載:古史相傳高陽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謂之八元。
“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後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後因以“十六才子”為稱頌皇帝的輔佐大臣之典。
南朝 陳 徐陵《在北齊與梁太尉王僧辯書》:“雖十六才子,明允篤誠;八百諸侯,專心同德……未足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