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萬人敵
拚音 wàn rén dí
解釋 指武藝高強,善於領兵以抵禦萬人。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例子 隻大壽有一兄弟名叫大弼,曾官副總兵,有萬夫不當之勇,軍中稱為~。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八回
典故
《史記.項羽本紀》:“項籍(項羽的本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項羽的叔父)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楚人項羽,年輕時不喜歡學習。
他的叔父項梁責備他,他說讀書習劍用處不大,要學萬人敵。
於是項梁便教他學習兵法。
“萬人敵”的含義有二:一是指帶兵的將略,用兵可敵萬人;二是指勇力可敵萬人。
此典所指乃是前者。
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學劍翻自哂,為文竟何成?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這四句詩是李白自謙文武才能都無所成就,其中的“萬人敵”當指劍術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