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萱草忘憂
拚音 xuān cǎo wàng yōu
解釋 傳說食萱草能令人忘憂,指想法解憂。
出處 《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同‘萱’)草,言樹之背?”毛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人處事
典故
《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陸德明釋文:“諼,本又作萱。”古製,北堂為主婦居室,也是母親居室,因以代指母親。
在北堂階前種植萱草,象征母愛,故可忘憂。
後遂用“萱草忘憂”為排解憂愁的典故。
漢 蔡琰《胡笳十八拍》:“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初學記》卷二七引三國 魏 王朗《與魏太子書》:“不遺惠書,所以慰沃,奉讀歡笑,以藉饑渴。雖複萱草忘憂,皋蘇釋勞,無以加也。”三國 魏 嵇康《養生論》:“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