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
yīng chéng zì shǒu
解釋
嬰:纏繞,圍繞。倚仗城牆可達到堅守的目的。
出處
《漢書·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宋書·蔡興宗傳》:“安都聞大軍過淮,嬰城自守,要取索虜。”
例子
胤軍次仲橋,石生~,飛使向襄國乞援。 蔡東藩《兩晉演義》第四十二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防禦
典故
偏正 憑借城牆,自行守衛。
明·歸有光《送太倉熊侯之任光州序》:“一旦倭奴來海外,吏非素備,~,惴惴不能保。”△用於軍事方麵。
→嬰城固守←→棄城而逃
近義詞
嬰城固守 , 嬰城自保